心血管猝逝日增,只做健檢不夠? 30-40-50歲該做哪些健康檢查?

shutterstock / Via  https://www.shutterstock.com/zh-Hant/

每日健康

青壯族群心血管風險漸增?  一般健康檢查難看出?

寒流進逼氣溫驟降,不只增加老年人心血管事件風險,近年不少青壯年族群也因心血管促發而驟逝。北投健康管理醫院院長羅鴻源醫師接受訪問表示,青壯年多自覺身體健壯,導致忽略心血管健康。加上高油、高鹽等飲食習慣,抽菸、不運動、體重過重的生活型態,都會促使心血管風險上升。

青壯年族群易忽略健康檢查的重要性?羅鴻源醫師表示,一般健康檢查以抽血為主,當發現血糖、血脂、血壓數值愈異常,表示與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連結愈高。不過,只檢查血液數值,有時並無法看出心血管是否已有病變,還須透過針對心臟血管的檢查工具才能發現。

 

心血管有哪些健康檢查工具?  哪些族群要提早檢查?

羅鴻源醫師說明,要想篩檢冠狀動脈是否健康,目前可使用「電腦斷層鈣化指數檢查」,透過掃描冠狀動脈血管壁的鈣化分數,分數愈高則表示動脈硬化愈嚴重、血管狹窄風險愈高,是相對不錯的篩檢工具。

「真正要診斷冠狀動脈有沒有狹窄,最準確的工具是『心導管』,但這是侵入式的檢查,一般人不適用!」羅鴻源醫師指出,拜科技進步之賜,透過靜脈注射顯影劑的冠狀動脈電腦斷層掃描,可將心血管檢查影像組合為立體型態,提供醫師評估,準確率更接近侵入式的心導管檢查。

此外,運動心電圖也適用於瞭解心臟健康狀況。羅鴻源醫師說明,運動心電圖是在運動狀態下,測試心肌是否有缺氧問題。現今也有核子醫學方式,在藥物助力下模擬心臟在運動狀態中的表現,偵測心肌是否會有缺氧情況。

羅鴻源醫師表示,家族中有冠狀動脈心臟病史者,或男性45歲以上、女性55歲以上或更年期之後,以及本身危險因子諸如: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抽菸等具備愈多項者,都應考慮及早接受進一步的心臟健康檢查。

 

員工健檢就夠了嗎?  注意早期癌症與先天性疾病

國內企業提供的員工健檢對青壯年族群而言,在預防健康風險方面,是否有所不足?羅鴻源醫師說明,一般員工健檢以血液、尿液、糞便、胸部X光、心電圖檢查為主,已可涵蓋一般性的系統疾病問題。但是早期癌症、先天性疾病等問題,較不易在員工健檢中篩檢出來。

羅鴻源醫師指出,以十大癌症首位的大腸癌為例,通常腫瘤長到一定大小才會出現症狀,基礎檢查不易發現早期大腸癌,必須透過大腸鏡篩檢才能發現大腸裡的早期癌症或癌前病變。另外,一般肺部X光檢查對於較微小的早期肺癌偵測率較低,如果沒有進行肺部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檢查,這類早期肺癌也容易被忽略。

「另外則是先天性疾病,有些年輕族群突然昏倒、腦出血,常常是先天性腦動脈瘤,或動靜脈畸型(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造成的血管異常!」

羅鴻源醫師指出,這類先天性疾病須透過腦部核磁共振、電腦斷層掃描等才能診斷,雖然發生比例不高,但是一般性健康檢查不易偵測,建議視個人風險與經濟考量決定是否接受相關初步檢查。

 

三類人應提早定期檢查!  30到50歲要做哪些健檢?

除了國健署補助的成人免費健檢,哪些人應考慮提早定期健康檢查?羅鴻源醫師提醒,第一,本身有高發生率癌症家族史如乳癌、肺癌、大腸癌要及早注意癌症檢查。第二,慢性B型肝炎、C型肝炎帶原者,有可能造成肝硬化及肝癌,最好自年輕起定期追蹤治療。第三,心血管風險因子如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抽菸愈多者,應及早針對心血管採取檢查預防。

成年後不同年齡階段,要考量哪些健檢項目?羅鴻源建議,先天性腦動脈瘤、動靜脈畸型等,無論任何年齡可做一次性檢查以確定風險。如果是30歲族群,可建立基本健康履歷,一般血液、尿液、X光健康檢查之外,可加上超音波檢查與定期追蹤觀察,達到健康管理目的。

40歲之後,癌症發生率上升,此階段要注意癌症預防,愈早發現的癌症治療效果愈好,包括大腸鏡檢查、肺癌檢查、女性乳癌檢查等。50歲以上族群,除了癌症風險之外,心血管、腦血管病變風險開始增加,可經由腦部核磁共振、冠狀動脈鈣化指數、冠狀動脈電腦斷層掃描等檢查,達到及早發現及預防目的。

羅鴻源醫師提醒,每個人的身體狀況有所差異,須接受的健康檢查項目也有所不同,建議民眾應事先徵詢專業醫師建議,達到個人健康管理目的,才是最正確的健康觀念。

 

 

延伸閱讀:

剛過30沒幾年 身上病痛一堆? 男人該做哪些健康檢查?

2公分就可能轉移! 胰臟癌復發率破8成 哪種篩檢工具才有效?

© 2016-2024 Links Technology Company All rights reserved
Pollster Technology Marketing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每日健康 Health 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許轉載本網站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