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元兇是生活習慣!醫師證實每天做5件事,根除罹癌因素

szefei/shutterstock / Via  https://www.shutterstock.com/zh-Hant/image-photo/group-portrait-healthy-happy-asian-seniors-581068486

每日健康/(羅倫佐.科恩 (Lorenzo Cohen, PhD),美國休士頓德州大學MD安德森癌症中心「臨床癌症預防」傑出教授,該中心整合醫學計畫主任。)

 

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我們的身心狀態,和生活型態因素、我們避免癌症與其他疾病,以及從這些疾病中存活的能力都有明顯的關係,即使是醫學界內部持懷疑態度的人,也開始注意到這一點。這些年來,各個癌症專科醫師屢屢向我透露,他們早就懷疑病人的心理狀態和生活型態,與他們從癌症確診中存活並恢復健康的能力有關。我們可以看到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全面改變生活型態,結合癌症傳統治療,是有助於控制與預防癌症的強效醫療。

 

五十歲之後每隔十年 罹癌風險大幅提高

過去五十年來,手術、化學治療和放射治療等一線治療已有長足的進步,這些治療方法與創新的標靶治療(針對控制癌細胞成長的異常蛋白質),以及免疫療法,已拯救或延長數百萬人的生命。事實上,我們維持癌症患者性命的成功率已比過去要好很多。

然而,儘管醫學不斷進步,預料2017年仍然會有近170萬美國人接受癌症診斷,而同一年,癌症將在美國奪去60多萬條生命。在全球各地,癌症仍然是最大死因,預期未來20年內將增加百分之七十的病例,而2015年,全世界有880萬人死於癌症。

根據目前的模式,三分之一美國女性和半數美國男性將在人生中被診斷出癌症;在全球各地,每六人中就有一人死於癌症。這意味著,你和我有一天加入目前罹患癌症的1550多萬美國人,以及全世界數千萬名癌症存活者的機率非常高。

鑑於這些令人咋舌的數據,我們不可能在短期內消除癌症,但這不會阻止我們去嘗試。同樣不可能的是,發明根除這種越來越複雜的疾病的藥物或治療方法──「靈丹妙藥」。比較可能的是,誠如我們現在開始看見的,我們將持續了解癌細胞對各種不同的刺激物有何反應,學習減緩或「關閉」它們的進展。同樣地,我們希望進一步了解引發癌症生長的過程,針對它們給予有效的治療。我們已經看到令人信服的證據,生活型態或許是目前癌症治療模式中被忽略的一個要素。

首先,癌症是一種隨著年齡老化而發生的疾病。過了五十歲之後,我們每隔十年得到癌症的機率就會大幅提高,這讓我們陷入一個困境,因為拜少部分現代醫學之賜,我們的壽命越來越長。像癌症這樣的疾病,對於已在奮力挑戰老化的人無異是雪上加霜,因為我們的細胞越來越容易受到損傷和破壞。

 

越來越多年輕人被診斷出大腸癌

雖然大多數癌症在我們年齡增長之際發動侵襲,但也有幾種癌症(包括大腸癌和乳癌)正逐漸侵襲年輕人,這些癌症通常極具侵略性,甚至對治療有強烈的抗性。事實上,最近的資料顯示,不僅越來越多年輕人被診斷出大腸癌,因為大腸癌而死亡的人數也在逐年增加,就連一些兒童癌症也在增加中。

截至目前為止,醫療機構對年輕癌症患者人數上升的因應措施是呼籲民眾提早篩檢,這當然是個謹慎的起步,但我們發現,提早篩檢不一定是最好或唯一的答案。有些提早發現的癌症,例如早期發現的低度攝護腺癌(前列腺癌)和極早期的乳癌,會導致對生存沒有明顯幫助的過度治療。事實上,目前的建議已從「所有五十歲以上男性都需要接受攝護腺癌篩檢」,改為「所有五十歲以上男性都應該與醫生討論攝護腺檢查事宜」。那麼,是否有更好的方法預防或延緩癌症發病,包括那些奪走許多年輕人性命的惡性癌症?我認為答案是肯定的。

目前的癌症統計數據也許發人深省,甚至令人害怕,但從更大的角度來看,也提供了好消息:癌症存活率已有肯定的,幾乎是戲劇性的變化。五十年前,只有四分之一的美國人在癌症中存活十年以上,今天這個比例是二分之一,總體存活率增加了一倍。這是因為治療和技術進步了嗎?一部分是的,絕對是,但現在我們開始了解,醫學進步不是改善結果的唯一原因。

然而,癌症不可測的本質依舊常使我們有無力感。雖然我們都知道這種疾病,也知道在研究與治療上已投入大量資金,但癌症仍然有辦法違背我們的期待,打擊似乎最不可能被診斷出癌症的人。

有位歌星一輩子不吸菸,卻被診斷出肺癌;或者那個素食主義跑者,他一直都保持精瘦與健美的身材,並以他的「乾淨」飲食自豪,但他年紀輕輕就被診斷出第四期大腸癌;還有最殘酷的,有個非常幼小的孩子在還不會用言語表達感覺之前,就必須和一種惡性白血病奮戰。我們不禁要問,為什麼我們的身體,任何人的身體,會讓這種事情發生?是什麼造成我們的身體產生如此可怕的疾病?

 

得了癌症不要自責非常重要

對這些想法和感受提出質疑,並對自己發問是十分正常的,但更重要的是,我們不能打擊自己、譴責自己,或感到羞愧而自暴自棄或消極。我的朋友梅格.赫希柏格(Meg Hirshberg)是乳癌存活者,也是非營利組織「抗癌生活型態計畫」(Anticancer Lifestyle Program)的創辦人。她最近對我說,為什麼一旦得了癌症不要自責非常重要?原因在於:「我們要傳達的訊息永遠是『從現在開始,不要回頭往後看。我們不知道你的癌症是什麼原因造成的,我們也永遠不會知道。但我們確實知道,你可以做些不一樣的選擇來大幅度扭轉你的感受。同時有一些科學證據顯示,改變生活型態對你的治療結果會有正面的影響。』」

對梅格和參與她的計畫的人而言,這個前瞻性的重點伴隨著積極的教育、宣導改變生活型態的治癒力和愛心社群的療癒功效。她又說:「知識就是力量,就癌症而言,知識有能使癌症存活者降低復發機率的力量,這點有數據可以支持。我們要和我們的社群分享這個科學證據,讓人們感到更有希望、更有力量、更多激勵,以及更多活力。」

 

關於癌症,日常生活選擇最重要

因罹患癌症而死亡的病例中,至少有五成可以靠改善生活型態來預防,這個比例甚至還可以再提高。提倡改變生活型態的權威領導人士,也是健康宣導組織「真實健康行動計畫」(True Health Initiative)的創辦人大衛.卡茨醫生(Dr. David Katz)認為,健康的生活可以預防八成的慢性疾病和提早死亡率。

哈佛大學研究人員在2016年公布一項研究,他們回顧40多年來對135000多名受試者所做的追蹤資料,發現不吸菸、適量飲酒、維持健康的體重、規律的運動,在女性方面可以預防百分之四十一癌症發病率和百分之五十九癌症死亡率,男性則可以預防三分之二癌症發病率和死亡率。

正確的百分比也許隨著不同的研究而有差異,但不變的訊息是,我們可以預防至少一半的癌症發病率和癌症死亡率。

流行病學教授,也是此一哈佛研究報告的撰稿人之一的葛拉罕.柯迪茲(Graham Colditz),總結這項研究結果時指出:「以社會的角度,我們必須避免癌症風險是偶然造成的,或者必須發明新的醫藥才能有效對抗癌症等錯誤觀念誤導而造成拖延,相反地,我們必須擁抱機會,採行有效的預防措施,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降低整體的癌症死亡率。」

雖然我們仍在持續努力提高民眾的意識,讓他們知道西方文化中有些根深蒂固的行為與習慣會危害健康,但重要的是要知道,抗癌生活與標準的醫療保健並不相違。大衛明白,積極的治療是有效的癌症治療的「靶心」,他從未考慮過放棄手術、化療或放射治療。事實上,在第一次確診後,他排斥任何人向他建議的「另類」療法,他認為最重要的是,他選擇合作的醫療專業人員能把他視為一個人,而不只是癌症宿主來關注他。他必須相信他的醫生們真正以他的最佳利益為考量,而這種直覺正中靶心。下決心過一種人性的生活,不讓自己受診斷的侷限,是他採用的抗癌方法的基礎。

延伸閱讀:最新研究:癌症都是這四種習慣吃出來的

延伸閱讀: 9成的人不是死於癌症!醫師道破癌症數字內幕:做到這2點往往活下來了

本文摘自平安文化/不罹癌的生活:沒有人可以對癌症免疫!美國抗癌權威最新研究實證,運用本書6大「解癌」建議,即可有效降低50%~70%的罹癌風險!,非經許可,禁止轉載

平安文化 / Via  https://www.books.com.tw/exep/assp.php/linkstechnology/products/0010822859?utm_source=linkstechnology&utm_medium=ap-books&utm_content=recommend&utm_campaign=ap-201906

© 2016-2024 Links Technology Company All rights reserved
Pollster Technology Marketing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每日健康 Health 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許轉載本網站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