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晚上睡覺習慣開夜燈,不過根據國外媒體New Atlas報導,夜晚入睡時的微弱光線,會使身體的交感神經及副交感神經出現失衡,足以損害心血管功能和血糖調節能力,長期下來恐增加罹患心臟病、糖尿病及代謝綜合症的風險。
來自美國西北大學費恩伯格醫學院(Northwestern University Feinberg School of Medicine)的神經病學教授菲利斯·澤(Phyllis Zee)與團隊找來了20名健康年輕人,並將他們隨機分為2組,第一組連續2晚都在昏暗(亮度低於3勒克斯)的房內度過,第二組則是一晚在昏暗中度過,另一晚在有中等光線(亮度為100勒克斯)的房內度過。
示意圖 / 翻攝自 Unsplash / Via https://unsplash.com/photos/peEFddR4cx4
開燈睡覺危害大 心率、血壓及胰島素上升
這項發表於《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的報告指出,若夜間睡覺開燈,交感神經系統會和白天接受光照一樣被活化,深度睡眠、快速動眼睡眠期(REM)減少,做夢次數變多,睡眠質量下降,而且心率加快、心肌收縮力增強、血液循環速度升高。不僅如此,胰島素抵抗也會明顯增加,造成血糖水平長期處於偏高狀態。
正因為如此,當我們以為自己睡得很好,其實大腦知道燈亮著,所以身體會自動處於白天警醒時的狀態,無法獲得充分休息,新陳代謝功能因而受損。
示意圖 / 翻攝自 Unsplash / Via https://unsplash.com/photos/DE9MM2voqKc
睡覺一定要關燈 才能睡得好
對此,專家建議大家在睡覺時,最好拉上窗簾、關燈和使用眼罩,同時確保3C產品遠離床邊,才能完全避免光照。如果基於安全考量,非開燈不可,就盡量選擇對大腦刺激性較小的紅、橙或琥珀色燈光,且調暗放在地板上,避免直接照射到眼睛或床位。
原文來自:New Atl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