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思覺失調症患者,親友可以如何面對?如何提供幫助?

shutterstock / Via  shutterstock

因為刻板印象及社會新聞,思覺失調症常被貼上「社會問題」的標籤,但其實它就如同糖尿病一般,是一種內分泌失常所引起的疾病,在經過藥物治療、心理治療、復健治療後,是可以回到原本正常生活的。但往往患者除了面對自己生病的不易,同時也還得面對社會的壓力,背腹受敵的情況下令人喘不過氣。

思覺失調症非社會問題,它只是個內分泌疾病

台大醫院竹東分院精神科主治醫師林建亨醫師,在健康醫療直播節目【直播會客室】中表示,面對思覺失調症的患者,不論是親友或是陌生人,都鼓勵先了解思覺失調症是一個什麼樣的疾病,有正確的認知,自然也就不會因為未知的恐懼為對方貼上社會問題的標籤。

正如前述所說,思覺失調症患者其實就如糖尿病一樣,是一種內分泌失常的疾病,社會問題不論是思覺失調症患者或一般人都有可能發生,取決於個人,且一般人和思覺失調症的患者犯罪比例其實並無差異。若因刻板印象和社會新聞,就在患者身上貼上標籤,那麼真的會讓患者感到相當無辜,且也不利病情的治療,這樣的氛圍也不利社會發展。

患有思覺失調症的講師,疾病也能是一種力量

在思覺失調症的照護上,親友等照護者難免會感到疲憊,不過林建亨醫師鼓勵,雖然疾病對於病患或家屬而言都是相當沉重的負擔,但也可以將此轉換成生命的力量,從此出發看到更多不同的視野,讓生命有更多的可能性。

例如世界上其實有相當多的思覺失調症患者作為講師,以患者的身分分享自己如何成為高功能的思覺失調症患者,除了穩定接受治療之外,就是將這個疾病轉換成生命的力量。林建亨醫師也鼓勵,就像這些講師,當患者康復之後,雖不用這些講師一樣到處演講,但或許就可以和身邊的親友分享,思覺失調症是個什麼樣的疾病,而且也是可以康復的,和一般人無異,讓身邊的人也能有對思覺失調症有個健康的認識,對於整個社會和其他患者而言也是非常有幫助的。

面對思覺失調症親友,傾聽就是最好的幫助

在【直播會客室】當中,也有網友詢問醫師如何面對有思覺失調症的患者,對此林建亨醫師表示,其實最好的作法就是「傾聽」。

許多人會對思覺失調症感到害怕,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對於這個疾病的認知不夠完整,也不知道對方的想法,因此先入為主。但當開始傾聽對方所表達的內心想法後,一方面便能知道這其實沒什麼好害怕的,另一方面也能知道對方正為什麼所苦,了解對方的感受,如此更能從中給予鼓勵和建議,相較之下自然也會比「我這麼做是為了你好」的幫助和關懷還要更加有利患者的改善。

叮嚀患者吃藥起糾紛?3種方法可協助

也有網友在【直播會客室】中詢問,藥物治療是相當重要的一環,為了讓患者親友能按時吃藥早日康復,在叮嚀吃藥時也時不時會有爭執的情況發生,該怎麼辦?對此林建亨醫師則表示,這確實也是一個相當常見的問題,可以透過康復之家的協助,另外也可以尋求日間的復健病房幫助,其就像上學上課一樣,從早上到下午,中間就由專業的護理人員給藥。而若這樣的方式還是無法改善,也可以透過診間協調,和醫師討論是否減少藥物的服用次數,或者是每1~3個月用針劑治療的方式進行治療,這些方法都有利減輕患者及家屬在用藥上的壓力。

© 2016-2024 Links Technology Company All rights reserved
Pollster Technology Marketing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每日健康 Health 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許轉載本網站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