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健康/馬偕紀念醫院提供新聞稿
3歲孩子走路常跌倒? 早產兒應持續追蹤及早安排復健
即將入小學的寶弟,今天由媽媽陪同參加馬偕兒醫早產兒回娘家活動,出生當時僅742公克的他,如今已22公斤像個大男孩了,寶弟的媽媽王小姐表示,出生後在醫院待了半年,之後所有的復健與早療評估一次都沒有缺席,過程雖然辛苦,但也證明只要抓住能幫助孩子的機會,再辛苦也值得。
寶弟是王小姐的第一胎,懷孕期間沒有明顯不適,也非高危險妊娠孕婦,但因突然間的子宫收縮,胎兒出生時為26週,體重742公克,只比大杯珍珠奶茶重一些,寶弟在出生後因為壞死性腸炎、疝氣等問題,前後歷經5次手術,住院時間長達半年,出院時,寶弟還有左耳聽力不佳、視力問題等狀況需定期回院追蹤。
王小姐說,去年寶弟唸幼兒園大班,為了更加強其聽力,以增加學習及人際互動,於是雙耳裝了助聽器,且時至今日,仍透過職能治療幫助其跑、跳等肢體動作協調,也透過握筆、拆解及合適的教具,強化精細動作的發展,雖然每個禮拜的復健課程排得緊密,但效果卻能明顯感受得到。
馬偕兒童醫院兒童神經科資深主治醫師陳慧如表示,早產兒出生時可能無法透過各項影像檢查了解其發展情況,隨著孩子日益長大,腦部發育有一定進展,3歲以後至4歲期間,包括肢體協調、專注力及屈光問題開始浮現,此時需要家長及幼兒園老師透過平日觀察,了解孩子是否有發展遲緩的現象,且這時期的孩子也應該具有至少10-15分鐘的專注力。
在動作方面,要注意走路是否常常跌倒、動作會不會太慢、跑步姿勢是否怪異。
在協調度方面,可以讓孩子試著單腳站或單腳跳,也可以讓孩子試著騎三輪車,透過連續踩踏板了解其肌肉耐力,也可以看孩子連續動作是否能做得很好。
陳慧如表示,早產兒常見的視力問題,也應持續至眼科追蹤,3歲以後接觸閱讀或用眼情況更多,要注意是否有斜視、看東西會不會瞇瞇眼,特別是走樓梯或是遇到障礙物時會不會不敢跨越或想逃避,由於3歲半以上至4歲是視力檢查的理想時機,家長可以先讓孩子在家中以遊戲的方式,練習E或C的英文單字缺口比劃,以增加檢查的精準度。
馬偕兒童醫院每年早產兒回娘家活動均受到熱烈迴響,今年以100年3月至104年3月出生時體重低於2000公克以下的早產兒為對象,希望透過詳細的醫師健檢及活潑趣味的闖關遊戲,追蹤孩子目前的發展情況,以便安排更合適的治療計畫。
參考資料:
馬偕醫院新聞稿
封面圖片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