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富不自由真「要命」? 研究:破產者「死亡率」高5成、沒車沒房恐更慘

潮健康/外電編譯

發生財務危機恐「危及性命」? JAMA研究:死亡率高50%

一夕之間損失所有財富,可能與更高的死亡率有關?發表於美國醫學會雜誌 (JAMA)

上的一篇新論文表明,負面的財富衝擊可能將危及「生命本身」。研究人員於8,714名51-61歲成年人樣本中,檢查了任何原因導致的死亡率,在

1994-2014 研究期開始時,以每2年為限進行一次隨機訪問。

研究團隊將樣本分為3組:一組佔樣本的67%,在20年期間保持持續的正財富;第二組「資產貧困組」(7%),以零或負家庭淨財富者為主。最後則是「負財富衝擊」組(26%),經歷了至少1-2年時間的負資產或破產,其家庭財富至少下降75%以上。

在進行應用統計控制後,負財富衝擊組的死亡率比正財富衝擊組高出50%。在為期20年的研究結束時,負財富衝擊組有一半以上人口死亡,而正財富衝擊組則不到30%。遭受財富衝擊而死亡者的死亡率,與開始研究時資產「一無所有」的受試者相當。

經濟蕭條讓心血管疾病、自殺率上升? 「2指標」恐為最大風險因子

該研究亦有幾項特定發現:首先,女性、少數民族以及在研究開始時離婚、喪偶或從未結婚的人,特別容易受到負面財富衝擊的影響;其次,如果涉及失去主要住所或重要資產,如汽車、股票等,則因負面財富衝擊而導致的死亡風險尤其嚴重;第三,無論人們最初的淨財富如何,風險皆呈現相同:在財務衝擊前變得富有,並無保護作用。

正如《JAMA》研究所見,導致財富突然喪失者死亡率升高的直接原因,是「憂鬱」與「焦慮」症造成的自殺行為。其次則是心血管功能受損、藥物濫用。家

戶財政資源的減少,更可能導致以上疾病的預後更差。因財政困難而延遲自身所需的醫療護理,可能會導致長期的健康後果,包括增加自身死亡率。

另外,根據《Social Science &

Medicine》刊載研究,研究團隊於2005-2010年的5年期間追蹤了美國老年人,歷經了2008年的全球經濟大蕭條。研究結果表明,

2種應激反應的生物標誌物,可能是造成身體疾病增加的主因,其一是「血管收縮壓」,是心臟功能的指標,可預測慢性疾病和過早死亡;其二則為「C-反應蛋白」,由肝臟產生的炎症標誌物,與冠心病、癌症、糖尿病、中風和過早死亡的風險相關。

「一夕爆富」不會讓身體更健康? 研究:「3種不良嗜好」反而變多

根據上述研究,負面的財務衝擊或許對健康有不利後果;不過,「正面」的財富衝擊會對健康產生積極影響嗎?答案可能並非如此。《Health

Economics》的研究表明,財富的劇烈增加與身體健康的關聯性「非常薄弱」,受試者的「主觀幸福感」似乎略有增加,但身體健康狀況幾乎沒有改善。

研究指出,實驗中接受遺產、一夕爆富或樂透中獎者,對自我評估的整體健康無顯著影響。研究表示,造成該情況的可能性為:獲得意外之財的受試者,在短期內傾向從事更多的社交活動,其中不乏有吸菸、飲酒與不正常性行為等有關,所以在收入受到正面衝擊後,健康狀況可能不會改善。

資料來源:

The physiological impacts of wealth shocks in late life: Evidence from

the Great Recession

Winning big but feeling no better? The effect of lottery prizes on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Association of a Negative Wealth Shock With All-Cause Mortality in

Middle-aged and Older Adults in the United States

How do income changes impact on mental health and wellbeing for

working-age adult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延伸閱讀:

你財富自由了沒?研究:年輕時經濟壓力大 老來身體病痛多

疫情期間經濟不穩、家庭失和 心理疾病暴增?

心理師建議:找回「控制感」助心情穩定

原文出處:

© 2016-2024 Links Technology Company All rights reserved
Pollster Technology Marketing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每日健康 Health 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許轉載本網站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