僵直脊椎炎暴瘦十公斤 痛不欲生險失能!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一名50歲的上班族黃大仁(化名),十年前診斷出罹患僵直性脊椎炎,因發炎與疼痛狀況不明顯,偶爾疼痛時會吃消炎止痛藥。今年年初發現自己除了下背部越來越痛外,還連帶全身有多處接骨點也出現腫脹疼痛,吃止痛藥後症狀沒改善,且疼痛持續長達半年,讓他難以入眠、食慾不振,體重暴瘦10多公斤,最後連行走都有困難,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後來接受生物製劑治療,症狀才獲得改善!

▲李惠婷醫師提醒,僵直性脊椎炎及早診斷積極治療才能有效減少脊椎發炎,並降低關節功能喪失的機率。

僵直性脊椎炎各年齡皆可能發生 20-30歲為高峰期

收治個案的馬偕紀念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李惠婷醫師表示,僵直性脊椎炎是自體免疫失調導致的發炎性關節炎,在各個年齡層都有可能發生,主要發病的患者以20到30歲間最為常見。臨床診斷僵直性脊椎炎,除了詢問患者症狀及家族病史外,還會搭配抽血及影像X光片檢查,有些患者甚至需要透過核磁共振才能確認薦腸骨發炎狀況。

李惠婷醫師補充,僵直性脊椎炎患者如果沒有好好治療,發炎與疼痛的狀況會持續加劇,造成關節功能喪失甚至被破壞,嚴重時會造成脊椎沾黏,當原本一節、一節的脊椎關節沾黏時,在X光片上看起來就像竹竿一樣,影響日常生活的動作,像是轉身、彎腰或是開車,嚴重的患者可能會駝背讓身體無法挺直。

第一線止痛藥治療無效 二線健保給付生物製劑接續

李惠婷醫師說明,僵直性脊椎炎除了影響脊椎及周邊關節外,還有些關節之外的併發症,門診也有部分患者是由眼科先確診虹彩炎後,轉介風濕免疫科,檢查才得知原來是僵直性脊椎炎導致。目前針對僵直性脊椎炎的治療方式,第一線會以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為主,部分患者也會合併使用口服免疫調節劑,除了藥物之外還會建議患者搭配運動或是物理治療。倘若患者對於第一線止痛藥物治療效果不佳,發炎與疼痛沒有明顯緩解,經由醫師評估後,可以考慮申請使用第二線的生物製劑治療。

李惠婷醫師進一步說明,生物製劑是透過生物科技去研發的蛋白質製劑,可以阻斷疾病發炎激素達到抑制發炎效果,臨床上最常使用的生物製劑之一是抗腫瘤壞死因子,可以顯著在短期內改善患者的疼痛與發炎情況,進而降低關節功能喪失機率,是近年針對僵直性脊椎炎治療的新選擇。

及早診斷積極治療是關鍵 配合醫囑提升生活品質

李惠婷醫師提醒,僵直性脊椎炎最重要的是及早診斷積極治療,早期治療可以有效減少脊椎發炎,也能降低關節功能喪失的機率,若出現慢性下背痛或關節發炎疼痛問題應先求診風濕免疫科。另外,患者除了定期回診追蹤外,建議平時應養成良好運動習慣,多做全身性伸展的運動,例如:游泳、瑜珈、伸展操…等,能減緩疼痛不適,提升生活品質。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ealthnews.com.tw

© 2016-2024 Links Technology Company All rights reserved
Pollster Technology Marketing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每日健康 Health 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許轉載本網站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