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護理師:幾乎所有癌患者住進安寧病房後,才開始重新審視人生

心圓故事25 (安寧居家護理師/許蓮招)

 

我是居家護理師,

當末期病人症狀穩定後,可以回家居家療養,畢竟家裡還是最熟悉的環境,讓人感覺安心,於是就可以改採安寧居家療護,這時就由我們安寧團隊到家中去訪視,提供安寧療護服務,減輕個案不適症狀(緩解疼痛、呼吸喘、水腫、更換管路、調整用藥等等)。落實安寧療護所強調的「四全照顧」:全人、全家、全程、全隊。

許多時候進入病人家中,我的感覺不是去看顧病人,更像是拜訪老朋友,你會見到許多在醫院病房內看不到的溫馨人情互動,例如家屬會熱情的邀請我們坐下泡茶,一邊叨叨絮絮的告訴我們和病人的相處狀況,或者把提早準備後事時設想到的狀況提出來,找我們詢問就像找一個老朋友商量。

藉由居家訪視的過程,經常接觸每個病人有著不同的生活背景與人生際遇,甚至於會看到社會非常現實、殘酷的一面

曾經同一天訪視的病人中,一位癌末的中年阿姨,住家位在小巷弄內,且屋內空間狹小,前面客廳擺著待維修的器具、工具與其他物品,需側身通過進入病人躺臥的空間(原本是廚房),她則睡在臨時以板子加床墊搭成的矮床上,一邊是沒在使用的流理台,另一邊擺小茶几,放置需要的清潔用品、衛材與換藥敷料等,空間實在窄小,陪伴照顧的家人非常辛苦。我們曾討論過租借病床來使用,但因無法騰出空間而作罷。

緊接著我們拜訪一位高齡的癌末奶奶,她與兒子住在有電梯設備的大樓,同層樓兩戶,奶奶與外傭住一戶,兒子一家人住對面一戶,照顧空間在寬廣的臥房,而這一間主臥房就比之前拜訪阿姨家一樓的空間還大。這兩者間環境差異的對比,讓人感慨萬千。

我也見過讓人佩服的病人,他是位退休教師,夫妻鶼鰈情深,退休後發現癌症上身,還是努力活得精神奕奕,每回去探視總會拿他抄寫的經文與我分享,末期時還和我討論想回家鄉北港一趟,那是他童年的所在,記憶中還有一股深深的麻油香。評估後,我認為他還是可以開車北上,於是算好藥劑份量,讓他足以進行這趟旅程。為了更安心,我還翻出地圖,列出由南往北一路上可以求援的醫療機構。

要是有意外,你就去這些地方找救兵。」我認真的交代他。他點點頭,幾天後打電話向我報告他一路平安,他快樂的說起此行到許多親朋好友家中拜訪,見見故人,談談過往記憶,好好道別,心滿意足的歸來。人生能活得如此灑脫,讓我著實佩服。

 

所以,身為安寧居家護理師的我們到病人家中訪視,就像是去看訪老朋友,照顧的是病人,也是家人,甚至會見到鄰居與親朋好友恰好來訪。他們會直接間接的問起安寧療護相關問題,我會說我們的工作就是幫助人可以善終,所以我相信從事安寧療護就是做善事。

能夠加入安寧團隊,參與安寧居家療護的任務,就如我在接觸安寧療護初期看過的文宣品上所說:「陪伴您我的家人走好回家的路」,我認為這句話對居家療護意境的描述很貼切,也是正向支持的信念。安寧居家療護協助居家個案在人生艱困期間,提供緩和照護的模式,關懷陪伴個案、家人與親友共同經歷照顧歷程,最終目的是讓個案能善終,家人與親友能無憾相安,因此,我相信從事安寧療護就是做善事。

 

幾乎所有人都是在住進安寧病房後,才開始重新審視人生。」

後悔自己太努力工作了、後悔沒向身邊的人說道歉、
想做總以為有時間而一直沒去做的事、想去喊了一輩子卻沒出發的地方...

生本來就不平等,死才是平等的。」

人各有命,但面臨死亡時我們的選擇都是一樣的,
關於家人、關於愛人、關於夢想、關於遺憾、關於放下。
感謝這些已啟程的故事,讓我們了解更多生命的意義。

生命起飛前與你相伴:高醫安寧.心圓病房故事集

 

© 2016-2024 Links Technology Company All rights reserved
Pollster Technology Marketing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每日健康 Health 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許轉載本網站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