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整合門診中,不乏各種複雜及困難的病人,其中的一個共同點,都是他們很多人都曾經經歷過巨大的壓力事件,或巨大的生活或工作壓力讓他們燃燒殆盡(burnout)。這會產生「腎上腺疲勞」,無疑是困擾現代人的通病,又常常找不到肇因,在正統醫學常常碰壁,找不到一個明確的診斷及治療方向;功能醫學對於這種亞臨床症狀,最能小兵立大功!在疲勞這個主訴上,往往可以在荷爾蒙、粒線體、神經傳導物質(看自律神經)這三者中找到答案。
腎上腺疲勞如何影響疼痛修復,有三個原因:
1. 關閉迷走神經、影響自律神經:修復反應無法重啟
2. 壓力荷爾蒙(可體松)抑制膠原蛋白合成:修復能力變差
3. 性荷爾蒙失調:疼痛敏感、降低修復能力
假設你現在被一隻老虎追,只有10分鐘可以活,你的身體會怎麼做?
﹒關掉腸胃、生殖功能
﹒增加心跳、血壓、腎上腺素
﹒增加可體松壓制發炎反應、疼痛感覺
當然,如果你這個壓力是暫時的,上述的反應是有助於你度過難關的。迷走神經做的事,跟上述完全相反,所以它會第一個被關閉。我們設想這個反應持續好幾年,你被一隻老虎追了好幾年!會發生什麼事?
迷走神經是人體分布最長、最廣的自律神經。調節腸胃蠕動、心跳血壓、免疫功能、疼痛路徑、支氣管、臉部表情、咽喉發聲。我們一般常聽到的自律神經失調,其實最常見的就是迷走神經被永久關閉!交感神經決定戰鬥或逃跑,副交感神經負責心律、消化、休息、修復。 當我們一直處於驚恐不安的情緒之中,身體就處於交感神經狀態,消耗我們的能量。迷走神經要啟動,唯有當我們身體感覺安全時,身體才會修復。
遇到壓力事件,迷走神經偵測到DAMPs(創傷分子模式)和PAMPs(病原體分子模式),便告訴大腦「有威脅了」,並跟過去的經驗、情緒做存取連結。提出多重迷走神經理論學者Stephen Porges說道:「創傷儲存在自律神經,身體感到安全時才會重整。」如果大腦覺得壓力一直存在,便會持續關掉迷走神經,讓身體高度警覺,一刻都無法喘息。此時沒有特別的介入,很難跳脫這個惡性循環。
多重迷走神經理論,可以說是劃時代的理論,解釋了當我們遇到危險時,如何透過內在體感維持恆定,偵測創傷、壓力事件、焦慮、恐慌、感染,此時我們會關掉迷走,又與「腸腦連結」交互作用,產生慢性疼痛(纖維肌痛症)、功能性腸胃道障礙(腸躁症)、心律不整等問題。
什麼時候你該懷疑你有迷走神經的問題?
﹒慢性疼痛或發炎
﹒心率過快(姿勢性頻脈症候群PoTS)
﹒腸胃道問題、腸漏症、胃食道逆流
﹒失智症、自體免疫疾病
﹒憂鬱症、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恐慌症
﹒社交恐懼症、腦霧
﹒性慾低落、勃起功能障礙
﹒各種手術後沾黏
﹒容易暈或昏倒
﹒頸椎創傷後、吞咽困難或發音異常
耳朵上面其實就有迷走神經的分支,所以是個很好的介入點,國外也有許多迷走神經電刺激(vagus nerve stimulation)的產品,發現經皮迷走神經刺激 (taVNS) 可以調節雙側杏仁核和疼痛相關區域之間的功能連接,涉及邊緣系統、DMN(預設模式網絡)和疼痛矩陣(pain matrix)16,可見疼痛與迷走神經有關係。活化迷走副交感反射(膽鹼消炎路徑)調節免疫,抗發炎、緩和各種神經精神症狀,甚至有研究發現對新冠病毒後遺症也有幫助。
本文摘自時報出版《疼痛先醫腦:慢性疼痛是大腦的壞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