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形殺手每年狂奪300萬人命!醫生叮嚀:秋天更要小心,當心吸到子宮肌瘤、提早翹辮子|每日健康 Health

https://www.shutterstock.com/zh/image-photo/face-maskwearing-woman-fear-eye-196158521?src=a-vnhpbLT77BWPcJqG99RA-1-15 / Via  shutterstock

9月出刊的科學雜誌《Nature》中的研究指出,空氣汙染嚴重程度已超乎人們想像,每年導致300萬人「早死」,而且這些死亡人口多集中於亞洲。研究解釋,臭氧、PM2.5懸浮微粒和一些嚴重的疾病有關,並且會影響健康,甚至提早結束壽命。
 
德國馬普學會化學研究所Jos Lelieveld和研究團隊,針對全球大氣化學模型、人口與健康資料來計算不同類型室外空氣污染(如懸浮微粒)對於人類的「提早死亡」有無關聯。而研究結果顯示,印度的影響最大,而且若是空氣污染排放量不變,由室外空氣污染導致的早死的人口, 未來將以倍數成長,到了2050年預計每年會造成660萬人早死。
 
美國波士頓醫學中心婦產科和哈佛大學公衛學院共同研究,於去年(2014)發表的研究認為,婦女暴露在空氣污染PM2.5懸浮微粒越嚴重的環境,與罹患子宮肌瘤的風險是成正比的,灣婦產科內視鏡暨微創醫學會理事長、彰化基督教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葉光芃醫師曾表示, PM2.5懸浮微粒是一種環境荷爾蒙,而此荷爾蒙對子宮肌瘤的增加有關,美國所提出的研究是一警訊,女性應加以注意。
 
而國民健康署也呼籲,入秋之季應注意空氣汙染中的自我保護。因東北季風南下空氣易累積細懸浮微粒(PM2.5),外出前可多加注意空氣品質監測數據,並根據空氣品質程度來保護呼吸道。
 
依環保署建議,若PM2.5指標等級為低級(1-3級,35微克(μg)/立方公尺(m3)以下):一般民眾及敏感性族群皆可正常戶外活動。
 
若PM2.5指標等級達中級(4-6級,36-53μg/m3):一般民眾可正常戶外活動,敏感性族群如心臟、呼吸道及心血管疾病的成人與孩童感受到癥狀時,應考慮減少體力消耗,特別是減少戶外活動。
 
若PM2.5指標等級達高級(7-9級,54μg/m3以上),一般民眾如有不適,如眼痛,咳嗽或喉嚨痛等,應考慮減少戶外活動;敏感性族群則建議應減少體力消耗,特別是減少戶外活動,具有氣喘的人可能需增加使用吸入劑的頻率。
 
國健署表示,要因應空氣汙染傷身,外出可戴口罩、適時關閉窗戶、維持生活作息規律,適當運動,保持身體健康之外,也應減少戶外活動時間,或改變運動型態,尤其是老人和兒童,或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由室外進入室內時,可加強個人衛生防護,例如洗手、洗臉、清潔鼻腔。

 

本文出處更多內容請上《健康醫療網》、《健康醫療網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封面出自:shutterstock

© 2016-2024 Links Technology Company All rights reserved
Pollster Technology Marketing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每日健康 Health 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許轉載本網站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