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意圖/一般人往往認為失智症是一種很悲慘的疾病,但是當事者說不定感到很幸福。/LIFE 生活網資料圖庫 / Via life.tw
我常聽到有人說:「我就是不想得失智症。」失智症難道就這麼令人厭惡嗎?
一如前衛藝術家兼作家赤瀨川原平,在他的暢銷書《老人力》所說的,「愈來愈健忘」也代表「擁有遺忘的能力」。忘記討厭的事物、不再覺得某些事物惹人厭,也有可能是生物為了更容易生存的適應現象。
實際到老人福利機構看看,會發現不少失智症愈嚴重的人,愈是笑容滿面。一般人往往認為失智症是一種很悲慘的疾病,但是當事者說不定感到很幸福。
失智症也是一種能讓人感受到生存本能的疾病。我至今診治過大約三千名失智症病患,雖然有人因為遊走10而跌倒,但走在路上被車撞到的,一個都沒有。
一般人總認為罹患失智症會對所有事情失去判斷能力,不過,即使是失智症狀相當嚴重的病患,也會在車輛靠近時察覺到危險而避開。由此可知,他們直到最後都還保留著「畏懼可怕事物的感受」。
一旦罹患失智症,更會為了保護自己而做出安全的舉動。舉例來說,失智症病患在不清楚物品的價格時,是否會強行支付自己期望的價格?實際上並非如此。
當他想買某個牌子一二○日圓的果汁,即使記憶中價格是四十日圓,他也不會只掏出四十日圓結帳。要是給錯錢會很丟臉,搞不好還會被店員罵,為了避免這種尷尬場面,失智症患者在不知道價格時,會直接給一千日圓大鈔。如此一來,大「財」可以小用,就成了失智症病患的安全措施。因為總是拿千圓大鈔買小額物品,所以錢包裡時常塞了一堆零錢。
此外,「對所有人都說敬語」也是安全措施之一。常看到的案例是,子女發現年邁的父母竟開始對自己說敬語,驚訝之餘不免懷疑會不會是失智症,連忙帶父母來就醫。
我在服務過的老年專科醫院也看過類似的案例,曾擔任高官或企業董事長的住院病患,剛開始對醫院的工作人員頤指氣使,後來隨著失智症病況加重,反而對每個人說話都客客氣氣的。
示意圖/失智症愈嚴重,愈有可能成為總是面帶笑容、待人和藹可親的理想老人。/LIFE 生活網資料圖庫 / Via life.tw
在不清楚對方是誰的情況下,為避免惹麻煩,乾脆對所有人都客客氣氣的比較好。結果就是失智症愈嚴重,愈有可能成為總是面帶笑容、待人和藹可親的理想老人。
不過,失智症病患若是被惹到了,一樣會生氣,有時甚至因為難以控制憤怒情緒,而被視為具攻擊性的麻煩病患。
我的著作《當自己變老了》(《自分が高齢になるということ》),在亞馬遜有一篇讀者書評說:「我有較多機會接觸照護服務與醫療療養等機構,我必須老實說,當失智症惡化到與周遭出現溝通障礙時,只有極少數的人看起來很幸福。」
我不禁懷疑,這位讀者所待的機構是不是苛待老年住民。這麼說是有原因的,一般來說,即使看起來很幸福的失智症病患,一旦被罵或被當成小孩看待,也會感到憤怒、露出不開心的神情。
由於失智症病患的理解能力大幅衰退,如果他待人親切和藹,對方卻沒有用同樣態度回報,也會覺得自己受到欺負而發火。例如換尿布,尤其是女病患,她會認為是有人隨隨便便脫自己的褲子,當然會劇烈反抗,想把照護者踢開。
但除此之外,病患通常是面帶笑容的,所以我才會懷疑那位讀者的評論,不知道他是在哪間照護機構服務。然而,因為有許多人認為這則評論「有參考價值」,使我意識到原來社會大眾是這麼想的。
總而言之,不需要過度恐懼失智症,害怕痴呆而提心吊膽過日子,也無濟於事。
為了預防失智症而做些益智遊戲訓練腦力也不壞,但這些遊戲大多很無聊,很難持之以恆,就算堅持下去也只是提高遊戲成績而已,並沒有讓大腦更有活力。與其如此,不如找個人見面,天南地北閒聊,與人溝通交流更有助於活化大腦,心情也會愉快得多。
本文摘自天下生活《高年級的理想姿態:資深精神科醫師也嚮往的老後人生》
【更多資訊請上《閱讀好生活-康健出版》;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