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現便血、頻脈、眩暈恐已胃癌末期 醫師建議4種人需定期安排胃鏡檢查

(由於早期胃癌大都沒有特別症狀,因此早期胃癌的發現主要還是以胃鏡檢查為主,雖然胃鏡檢查病人較為辛苦,但近年來儀器的進步胃鏡也愈來愈細,愈精巧,病人也較能接受這項檢查,所以目前醫界普遍都認為,四十歲以上的成人健康檢查應包括胃鏡檢查,而那些胃癌高危險群的人,定期接受胃鏡檢查是必要的,畢竟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是治療癌症的不二法則。)

Kateryna Kon / Via  shutterstock

每日健康/高醫醫訊 胃腸內科 吳登強 講師

 

胃癌的認識

「民以食為天」,人沒有一天可以離開食物與營養,而消化系統正是擔任消化食物與吸收營養重責大任的器官,每天默默的耕耘蠕動、消化、吸收、排泄。

每天不斷繁忙的工作著,難免有時會發生毛病。胃是消化道中最大的中空器官,這可以想見為什麼衛生署公布的八十七年國人十大癌症排行榜中胃癌的發生率佔第四位,而且幾年來始終排名在前十名之內,在消化道癌中佔第二位。

胃癌的發生率在亞洲地區的日本、台灣較高,在台灣約為每十萬人口8.52人到9.68人,遠比美國的每十萬人口五人來得高。


胃癌的症狀

胃癌的初期症狀如噁心、上腹痛、溢酸水、脹氣等與其他胃部的毛病如胃炎、胃潰瘍等很難區分,但是如果已經到體重減輕、嚴重貧血所造成的臉色蒼白、頻脈、暈眩,甚至便血、休克等較末期症狀出現時才就診,也就太晚了。

所以在一些四十歲以上的人,若有上述症狀,或胃癌高危險群如胃息肉症、慢性胃潰瘍 、萎縮性胃炎、惡性貧血、曾接受胃部分切除手術十五到二十年以上以及有胃癌家族史的成年人,胃鏡的進一步檢查是必須的。


胃癌的成因

胃癌的成因很複雜,大概可分成二類:外來因素及內在因素。

在外來因素中環境因素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尤其是飲食因素,包括一些已知的致癌物質,如食品添加物或硝化物等,例如日本人喜歡吃醃製食物及鹽漬食品,被認為是日本胃癌發生率高的原因之一;內在因素包括遺傳、激素和自體產生的硝化物或細菌等。


診斷胃癌的方法

目前早期診斷胃癌的方法主要有二種,即上消化道X光鋇劑攝影(就是一般的喝石膏照相)及胃鏡檢查。

上消化道X光鋇劑攝影在診斷早期胃癌之效果沒有胃鏡那麼理想,但是對於胃部之異樣變化、程度、範圍還是可以很鮮明地顯示出來,最重要的是它不具侵襲性,病人較容易接受。

胃鏡檢查是診斷早期胃癌最準確的方式,因此時可能只有胃表面粘膜顏色稍為異常或胃表面皺襞稍為凸起或凹陷而已,這在X光檢查上不容易看出來,而且胃鏡可以進行胃粘膜切片檢查來確定診斷病變處為良性或惡性、發炎情形及是否有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等。

雖然胃癌的成因很複雜,而且沒有定論,但它的診斷已不再困難。由於胃癌的發生並非一天兩天可成,必然有它由小而大,由早期而進行成為末期的過程。


胃癌的治療

因此,如果我們能在胃癌發生的初期就發現,使它不致於進行為末期癌應該可以挽救更多的生命,事實上目前胃癌的治療方式有很多種,但仍然是以接受外科手術切除是目前比較有效的方法,尤其是早期胃癌,手術切除後五年的存活率達到95%以上,不過一般晚期胃癌(或進行性胃癌)切除後五年的存活率只有20%到30%。

學會中據台灣的報導資料,幸運的早期胃癌病人只佔可外科切除例平均的10%,本院的經驗是15%-20%,但日本則高達40%-50%。

由於早期胃癌大都沒有特別症狀,因此早期胃癌的發現主要還是以胃鏡檢查為主,雖然胃鏡檢查病人較為辛苦,但近年來儀器的進步胃鏡也愈來愈細,愈精巧,病人也較能接受這項檢查,所以目前醫界普遍都認為,四十歲以上的成人健康檢查應包括胃鏡檢查,而那些胃癌高危險群的人,定期接受胃鏡檢查是必要的,畢竟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是治療癌症的不二法則。

 

封面圖片來源

Kateryna Kon / shutterstock

延伸閱讀  

胃藥吃多胃癌風險多8倍!胃癌六大無痛症狀:脹氣、火燒心都是胃在求救了

© 2016-2024 Links Technology Company All rights reserved
Pollster Technology Marketing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每日健康 Health 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許轉載本網站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