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癌」早期症狀不明顯,若體重變輕、食慾不振或「慢性疲勞」,小心是息肉癌變的癥兆。

引發大腸癌的高風險因子

大腸癌已經連續八年成為台灣十大死因第一名,食安問題加上不當飲食習慣,在在增添台灣民眾的罹癌風險。再加上大腸癌好發年齡有下降趨勢,40歲以下的民眾也必須開始注意生活中可能造成大腸癌的風險因子。

根據《StepToHealth》網站報導,造成大腸癌並不是單一原因,多數患者在長出良性息肉時未及治療,才讓息肉逐漸產生癌變。最常見的大腸癌風險因素有:

  • 60歲以上人口
  • 經常吃加工肉品
  • 患有結腸直腸息肉問題
  • 經常性的腸胃發炎症狀,如潰瘍性結腸炎
  • 大腸癌的家族病史(尤其是家族性的腫瘤性息肉症)
  • 攝取過量高脂肪飲食
  • 抽煙、飲酒過量
  • 肥胖

據研究指出,大腸癌見於男性患者多於女性。在未提早發現及治療的狀況下,大腸癌儼然成為沉默的殺手,對於世界各國的民眾都是頭號健康威脅。

3343
(source: steptohealth)

 

 

大腸癌的早期症狀

大腸癌的症狀會因為腫瘤位置不同而有異,當腫瘤位於左半部結腸時,多有便血、腹瀉、便秘,以及無法完全排空便意的症狀;位於橫結腸的腫瘤,易引發疼痛,堵塞,痙攣,嘔吐和腹脹;右半部結腸腫瘤,則多見於內部出血,慢性貧血,乏力,面色蒼白,肌耐力下降。

以上三種腫瘤情況,都可能引起排便異常及食慾不振,或是急遽的體重下降、發燒、疼痛、慢性疲勞。

 

3341
▲大腸癌早期症狀不明顯,容易與其他疾病混淆
(source: steptohealth)

 

檢測大腸癌的方法

長成「大腸癌」腫瘤的前身,是結腸中的「息肉」,醫學上可以透過直腸檢查來檢測到腫塊的存在,另外,血液、糞便、都是檢查的方法。

最完整的檢查方式是結腸鏡,醫生可檢視患者的整個腸道,採取組織進行化驗,或使用灌腸及放射性檢測。

及早發現大腸癌是提高治癒率的最好方式,但是大腸癌的早期症狀很容易與其他疾病混淆,建議50歲以上的民眾應每年參加大腸癌的血液檢測。如果有癌症家族病史的民眾,則應該提早從40歲開始,每兩年進行檢查

 

3342
▲及早檢測可大大提高大腸癌的治癒機率

(source: steptohealth)



 

 

原文出處:steptohealth

© 2016-2024 Links Technology Company All rights reserved
Pollster Technology Marketing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每日健康 Health 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許轉載本網站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