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捂秋凍不生雜病?5種人萬萬不宜,3大部位受寒更傷身!這樣保暖才能保健康|每日健康 Health

(原文標題:春捂秋凍!但這3個部位千萬不能“凍”)

白露之後,晝夜溫差越來越大,氣溫逐漸下降,保暖工作需要開始啟動了。雖歷來有“春捂秋凍”之說,但身體有三個部位千萬不能“凍”!

 

01 這三個部位不能”凍”

 

肩部

 

肩部受凍易引發炎症,現在不少上班族一早醒來會感覺肩部疼痛,到醫院一檢查竟是得了肩周炎。一般來說,肩周炎的患者基本上都是50歲左右的人群,所以民間有“五十肩”的說法。但是初秋時節的雨季,夜晚寒涼,人體肩部受涼時間久了抵抗力下降,容易被“風寒濕邪”侵襲肩部,可能出現肩周炎。所以,初秋時節肩部要注意保暖。 

 

保暖方法

 

入秋後建議減少或不穿露背、一字領的衣裙,最好能圍個披肩睡覺。

 

 

腹部

 

腹部受寒易引起腹部經脈氣血瘀滯不通,不通則痛。例如,有胃病史的人受寒後容易胃痛,經期女性受寒後容易痛經等。

保暖方法穿馬甲

不建議愛美的女性在秋天還穿露臍裝,低腰褲也要盡量避免。老人、小孩、寒性體質的女性及素有胃部不適人群,不妨在出門時穿一件馬甲,避免腰腹部受寒。

 

 

搓腹法

 

每晚睡前將雙手搓熱,左手手心放於肚臍上,右手放於左手手背上。然後繞著肚臍按順時針方向搓摩腹部約10分鐘。長期堅持不僅可以有效地緩解腹部受寒引起的不適,還可以調理脾胃、預防便秘。

 

足部

 

“寒從腳生”,腳是全身最怕冷的部位。加之足部皮膚薄、脂肪少,保暖性差,所以足部皮膚溫度偏低,也最容易受到寒邪的侵襲。

 

保暖方法

 

生薑、花椒水泡腳

 

堅持用熱水泡腳有助於促進氣血運行、疏通經絡、解表散寒,能有效地緩解手腳冰冷、溫暖全身。在熱水中加入生薑、花椒,可加強祛風散寒的功效。

 

此外,應注意泡腳水溫不可過高,時間不可過長,水溫在40℃左右、泡20分鐘即可。

 

 

按摩腳掌

 

腳掌是人體臟腑的集中反射區,經常按摩腳掌可刺激氣血運行、改善足部冰冷的情況。如果記不住腳掌上的穴位,可整體進行密集的按壓。每按一個地方,停留3~5秒,直至足部恢復溫暖。

 

02 怎樣科學理解”秋凍”

 

“秋凍”有助於鍛煉耐寒能力,在溫度逐漸降低的環境中,經過一定時間的鍛煉,能促進身體的新陳代謝,提高機體的產熱效率,提高對低溫的適應能力。

 

另外,秋季天氣轉涼後,時而出現氣溫回升的現象,俗稱“秋老虎”。因此,過多過早地增加衣物,一旦遇到氣溫回升,出汗著風,很容易因熱傷風而感冒。

 

 

天氣從熱到冷是個漸變的過程,有的人一到秋天就趕緊穿上許多衣服,甚至冷一點兒就穿上棉衣,這種做法欠妥。因為過早地穿上棉衣,會使身體缺失對冷空氣的逐漸適應過程,導致抗寒能力降低,從而使身體在低溫環境下的主動調節功能降低。等到了數九寒冬的時候,鼻子和氣管一旦受到冷空氣侵襲,就會過度收縮,使血流量減少,引起抗菌能力減弱,躲在鼻子或氣管裡的病菌趁機活動,引起咳嗽、打噴嚏、流鼻涕、發燒,使人傷風感冒。所以,衣物要慢慢地添加。

 

人的體溫一般在37攝氏度左右,體溫太高或太低,都會對健康產生不利影響。如今已經入秋,天氣轉涼,適當少穿些衣服有助於鍛煉耐寒能力,增強對低溫的適應力。

但是“秋凍”並非適宜所有人,老年人、兒童、心腦血管疾病患者、慢性肺病患者等特殊群體,並不適合低溫。

 

 

不能盲目堅持“春捂秋凍”,溫度進一步降低,就應該適當增添衣物了。另外,早晨和晚上溫度一般比較低,也應該適當增添衣物。

 

03 五類人不宜”凍”

 

慢性肺病患者

 

一般情況下,日照溫度在15℃~20℃時,人們可適當減少穿衣,但真正到了接近初冬時,就要及時添衣。

 

對於有慢性肺病的患者,切不可“秋凍”。這類病人,身體虛弱,寒邪易乘虛而入,造成氣管、支氣管等痙攣,從而誘發氣管炎、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的發作或加重。

 

心血管疾病患者

 

患心血管病的患者尤其要注意,這裡主要涉及到的心血管疾病,包括高血壓、冠心病及心力衰竭等。

 

中醫認為,心主血脈,心系疾病多與機體內的津、血運行不暢相關。由於津、血“得溫則行,得寒則凝”,因此津、血的運行狀態受外界溫度影響很大。

 

寒性收引,寒客血脈,則氣血凝滯,血脈攣縮,心脈失養,從而引發血壓的波動及缺血性心血管事件發生。

 

所以對於心血管疾病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因其體質虛弱,不應“秋凍”。

 

 

胃腸病患者

 

對於胃腸病患者,包括慢性胃炎、慢性腸炎、消化性潰瘍等,應小心對待秋凍。

 

胃是多氣多血之腑,寒則收引,受涼後氣血運行不暢,則會諸症蜂起,或吐或洩,或脹或痛。

 

所以若遇秋風瑟瑟,還是應該及時添加衣物的,不能過分“秋凍”。

 

關節病患者

 

“秋凍”要適度,不能隨便凍,尤其是對人體重要部位加強保護,如頭、腹、足、肩、腰、膝關節等。

 

 

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患者不宜“秋凍”

 

一、因為“秋凍”容易感冒

長期或者不定期的高血糖使人體白細胞的吞噬能力降低,導致機體抵抗力下降,所以季節交替、忽冷忽熱時容易感冒。

 

二、以防患者血管痙攣

當糖尿病患者的血管突然受到冷空氣刺激時,易發生血管痙攣,使血流量減少,導致微循環障礙,容易引起組織壞死和糖尿病足。

 

病從寒中生

“秋凍”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要顧及人體的承受能力。

比如:絕不能在氣溫低於0℃時還只穿單衣!

一般情況下,日照溫度在15℃至20℃時,人們可適當減少衣物,但接近初冬時,這一原則就不再適用。

 

盲目“秋凍”不可取!

Via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M5NjgzMTQ3NA==&mid=2652089958&idx=1&sn=65fd71e00a1e48b14f087190785f0c41&chksm=bd0447fb8a73ceede55d67722ef217caa3171f25046e53c017dfd3d6bab91f9c5c8fc3902a89#wechat_redirect

 

 

 

原文出處;本文經《BTV我是大醫生官微》授權刊登,非經許可,禁止轉載。

 

 

封面圖片出處:Pixabay

© 2016-2024 Links Technology Company All rights reserved
Pollster Technology Marketing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每日健康 Health 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許轉載本網站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