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質有好有壞!醫示警:「這種蛋白質」恐加速慢性腎衰竭

蛋白質是構成肌肉的原料,既能維持人體基礎代謝率,吃了又有飽足感,是許多人增肌減脂的好選擇。不過,三樹金鶯診所體重管理主治醫師蕭捷健提醒,蛋白質有分好與壞,若攝取過多「紅肉」,恐怕會加重腎臟負擔,甚至可能提高慢性腎衰竭的機率。

98GBLC0DBVJQOSKOWCC84.webp

▲ 吃太多紅肉可能會增加慢性腎衰竭的機率。(示意圖/每日健康)

蕭捷健在臉書粉專《減重醫師 蕭捷健》援引2017年的丹麥研究《高蛋白飲食對腎功能的長期影響》(Long-Term Effects of High-Protein Diets on Renal Function)結果顯示,腎衰竭的發生,大多是糖尿病和高血壓等慢性疾病控制不好,且不能把所有的蛋白質來源都一視同仁,經年累月攝取紅肉的蛋白質,使尿酸變多,導致痛風和腎結石,進而增加腎衰竭惡化的速度,但白肉和乳製品的蛋白質卻不會,而蔬菜和水果的蛋白質則屬於偏鹼性食物,可能有保護腎臟的作用。

圖/翻攝自 臉書/減重醫師 蕭捷健 / Via  https://www.facebook.com/jjshawmd/posts/pfbid0P2TqrkysKLVFGAgf9T8de4ZNTWmXCpWkyvv4zfXLWsBWnP2Zaa5ZDH8xRREAACjRl

蕭捷健解釋,紅肉指的並不是紅色的肉,而是4隻腳動物的肉,像是牛肉、豬肉;白肉是指雞、鴨、魚和海鮮等,其中紅肉會產生較多的酸性代謝物質,這些代謝物質需要由腎臟過濾和排出體外,一旦過量攝入紅肉,就會增加腎臟的工作負擔,久而久之導致腎功能逐漸下降,甚至引發慢性腎臟病,要是腎不好又吃很多紅肉,恐怕會提升腎臟變壞的速度。

圖/翻攝自 臉書/減重醫師 蕭捷健 / Via  https://www.facebook.com/jjshawmd/posts/pfbid0P2TqrkysKLVFGAgf9T8de4ZNTWmXCpWkyvv4zfXLWsBWnP2Zaa5ZDH8xRREAACjRl

蕭捷健表示,堅果、扁豆含有高蛋白質,肉類、魚類、牛奶和雞蛋則含有大量優質蛋白質,若是要維持健康,建議每天每公斤體重要吃到1克的蛋白質,腎衰竭的人只能吃每公斤體重0.8克的蛋白質,但要是都吃植物性蛋白,可以攝取到每公斤體重1克的蛋白質。蕭捷健也強調,預防肌肉變少所需的蛋白質比增肌還要多,如果要增肌,每天可吃每公斤體重1~1.5克的蛋白質,以70公斤的人為例,每天可吃70~105克的蛋白質;如果要減脂,每天至少要吃每公斤體重1.5~2克的蛋白質,以免肌肉消耗而代謝下降。

最後,蕭捷健也大方分享自己的日常飲食循環,平時會盡量以1:1的比例去攝取白肉和植物性的蛋白質,例如早餐吃豆漿和2顆蛋,中午吃一片雞胸加20克植物性蛋白粉,晚上吃個豆腐海鮮鍋。

本文經三樹金鶯診所體重管理主治醫師蕭捷健臉書粉專《減重醫師 蕭捷健》授權報導

© 2016-2024 Links Technology Company All rights reserved
Pollster Technology Marketing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每日健康 Health 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許轉載本網站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