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能和失智該如何分辦?家醫科醫師揭10個好習慣有效抗老

(目前預防或延緩失能建議的有預防跌倒和意外傷害、預防傳染病及感染、飲食營養均衡、個人清潔衛生(包含牙齒保健)、規則與適度的運動、戒菸戒酒戒檳榔、定期的健康檢查、預防注射以及多重用藥安全。)

降低失智症風險 / Via  pixabay

每日健康/高醫醫訊 家庭醫學科 吳政航 主治醫師

 

活的健康活的老—預防及延緩失能失智

隨著社會變遷與醫療衛生之進步,我國人口快速老化及平均餘命持續延長,促使失能、失智人口快速增加。老化過程所致失能或失智,多僅非單一病因造成,係累積多重生理系統之衰弱及退化,為一連續性過程,如何提早介入預防失能或失智的發生,以及延緩其惡化,是當務之急的重要課題。

如何降低失智症風險

失智症大致可分為兩類:退化性及血管性。

但患者有時也會存在兩種或以上的病因,最常見的失智為阿茲海默症與中風後引起的血管性失智症。

失智症是一群症狀的組合,症狀包含記憶力減退,還會影響認知功能、語言能力、空間感、計算力、判斷力、抽象思考力、注意力等各方面的功能退化,這些症狀嚴重到影響一個人的日常生活能力,進而導致失能。

目前還沒有任何藥物可以治癒失智症,因此失智的預防是比較可行的方式。

研究顯示多動腦、多運動、採地中海型飲食、多與社會互動、維持健康體重,可以降低罹患失智症之風險。

而三高(高血壓、高膽固醇、高血糖)、頭部外傷、吸菸、憂鬱症等則可能會增加罹患失智症之風險。

其中地中海型飲食之建議,包含多攝取蔬果、豆類、堅果、維生素C、E、B群、使用橄欖油、少用食用飽和性脂肪、多攝取富含omega-3的魚類,除可降低阿茲海默症發病風險,亦可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如何避免或延緩失能

失能,意義為失去日常生活之活動功能,不分年齡、類別,只要是功能有問題而需要長期支持照護,包括失智者、精神病、發展遲緩、身心障礙等。

台灣最常使用之評估ADL(日常生活活動功能)工具為「巴式日常生活功能量表」,內含進食、移位、個人衛生、如廁、洗澡、走動、上下樓梯、穿脫衣物、大便控制、小便控制十種重要ADL的評估。

高醫醫訊 / Via  http://www.kmuh.org.tw/www/kmcj/data/10709/4.htm

目前預防或延緩失能建議的有預防跌倒和意外傷害、預防傳染病及感染、飲食營養均衡、個人清潔衛生(包含牙齒保健)、規則與適度的運動、戒菸戒酒戒檳榔、定期的健康檢查、預防注射以及多重用藥安全。

其中,規則及適度運動尤其能夠訓練心肺功能、鍛鍊肌肉、增加骨質密度。開始運動永不嫌晚,將運動培養為習慣融入生活,達到多動1分鐘便能多活2分鐘效果。

運動建議以循序漸進持之以恆,由隔日漸增至每日施行,運動前必須先熱身 5-10分鐘,運動時間可從10分鐘調整逐漸增至30分鐘,運動結束後須有緩和運動5-10分鐘。

而老年人或具心血管危險因子者,則建議先與醫師討論,經評估合適後再從事新的運動。

衛服部照護司於106年4月起規劃推動「預防及延緩失能照護計畫」,以衰弱老人及輕、中度失能失智者為主要服務對象,規劃六大預防照護主題,包含肌力強化運動、生活功能重建訓練、社會參與、口腔保健、膳食營養及認知促進等,並以結合社區在地資源方式提供複合式預防及延緩失能照護方案,讓長者願意走入社區與人群互動,追求不失能、不憂鬱、快樂活躍的老年生活。

 

封面圖片來源

pixabay

延伸閱讀

1分鐘揉散全身毒!90歲金婆婆自己按自己,揮別老年憂鬱、失智症

© 2016-2024 Links Technology Company All rights reserved
Pollster Technology Marketing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每日健康 Health 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許轉載本網站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