拇指、手腕痛是媽媽手?簡單1招測試,伸展有助改善!

shutterstock / Via  shutterstock

「媽媽手」是相當常見手部問題,常見於媽媽身上。不過也有不少患者納悶「我明明不是媽媽,為什麼會得媽媽手?」,關鍵就在於手部長期過度使用,處於和媽媽一樣的狀態,造成手部筋膜損傷,特別常出現於經常滑手機的低頭族。

低頭族注意,不是媽媽也會得媽媽手!

原力復健診所院長侯鐘堡醫師表示,媽媽手在醫學上稱為「狄奎凡氏症」,是一種常見發作於拇指根部、手腕附近的慢性肌腱炎。會通稱為媽媽手,主要是因為常見於媽媽身上,除了荷爾蒙影響,也需常常擠奶、餵奶、抱小孩,各種過度使用手部的動作就容易形成媽媽手。

媽媽手並非只有媽媽才會得,近年來也有非常多年輕族群得媽媽手,侯鐘堡醫師指出3大關鍵,除了前述提到的使用過度,也包括了使用物品過重、姿勢不良。

舉例來說,低頭族長期的滑手機,就容易造成手部使用過度,特別是習慣單用拇指往上下滑動的動作,更是集中了使用範圍。而手機過大、過重則會增加拇指使用的強度,更容易形成媽媽手。

長期使用電腦的族群也容易得媽媽手,特別是因作業需求需不斷敲打空白鍵的族群,因為人體敲打空白鍵,最習慣的手指就是大拇指,此動作就會讓大拇指使用過度。其他像是做伏地挺身、推舉等重訓時,姿勢不良造成大拇指、手腕一帶長期不當失力,也容易形成媽媽手。而長期下廚者、搬運重物者、不斷數鈔票者,這些需長期使用大拇指、手腕的族群也都是常見風險族群。

別太常用拇指、手腕,媽媽手很難痊癒。

媽媽手是一個非常小的肌腱發炎問題,但卻出乎預料的難以復原,為生活帶來各種不便和困擾,通常需約1~3個月才有辦法痊癒,且常常會反覆的復發,有些甚至影響到神經造成劇痛,生活上需長期繼續使用患部就是其中常見的原因,因此能預防是最好的。

拇指、手腕痛是媽媽手?模仿招財貓自我測試

不過,拇指、手腕疼痛也未必就是媽媽手,也可能是其他手部問題,例如拇指根部關節炎、舟狀骨骨折等。若在手部疼痛時想確認自己是否為媽媽手,侯鐘堡醫師表示可以用個簡單的方式進行測試。方法很簡單,就是以4指包住大拇指,然後讓手腕向下轉動,擺出類似像招財貓的姿勢即可,若這個動作會引起大拇指疼痛,那麼是媽媽手的機率就非常的高。

4招改善媽媽手,簡單伸展有助放鬆肌肉!

想要改善媽媽手,首先自然要先改變用手習慣,降低拇指、手腕的使用率,包括減少使用手機的次數、搬重物等。日常生活中除了戴護具讓手完全休息或適當活動外,平常也可以多做熱敷(急性期為冰敷,慢性期為熱敷。)、泡熱水、伸展等方式保養手部、放鬆手部肌肉,像是健康操常見轉轉手的這個動作就相當實用。侯鐘堡醫師也推薦,患者在休養期間可以做個簡單的伸展,幫助放鬆肌肉,有助改善媽媽手的問題。適度出力,用手將有媽媽手的拇指往後凹即可。

在治療上多以蠟療、電療、雷射、超音波等方式進行改善,若情況較為嚴重、久久不癒,則可考量有助加速恢復的注射治療,或是有助加強消炎的高能雷射或肌鍵修復的震波治療等。

侯鐘堡醫師表示,雖然媽媽手是相當小的肌腱發炎問題,但卻也可能嚴重影響生活甚至安全,應盡早檢查並改善為佳,特別提醒有媽媽手情況的朋友,開車、騎車更要注意自身安全,以免發生意外。

© 2016-2024 Links Technology Company All rights reserved
Pollster Technology Marketing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每日健康 Health 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許轉載本網站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