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不想中風,6點前別起床運動!醫師提醒保護血管「這2點」最重要

Blue Planet Studio/shutterstock / Via  https://www.shutterstock.com/zh/image-photo/senior-man-having-chest-pain-heart-1250219104?src=mbFKov1pgfHqOoEpBJI9NQ-1-52

每日健康/採訪報導 郭家和

冷空氣南下寒冷氣溫,劇烈的溫度變化易使血壓、血流壓力升高,遂使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包括前行政院長陳沖都傳出入冬後突發腦中風送醫治療。秋冬是腦中風與心血管疾病的好發期,醫師建議,保養心血管仍須從調整作息開始。(推薦閱讀:前行政院長陳冲驚傳出血性中風,醫師盤點「兩大原因」

 

中風可能是腦出血或腦阻塞 兩類型症狀有差異

《每日健康》專訪振興醫院神經內科主任賴達昌醫師,賴醫師指出無論是出血性中風或阻塞性中風,都與心血管長期的硬化、堵塞甚至變脆有關。唯阻塞性的中風是血管慢慢硬化堵塞,而出血性中風大多是血管硬化後彈性不足,當突發性的高血壓出現導致血管破裂。 

賴達昌醫師提醒,出血性中風的症狀會較阻塞性中風明顯的部份,包括劇烈頭痛、意識改變、手腳無法動彈、講話困難、視力模糊等神經症狀。「意識突然昏迷的,大概都是出血的機會比較高!」若是在一、兩天內意識慢慢改變,則有可能是阻塞性中風的發生。

 

中風急救應吃血壓藥降血壓? 醫師警告恐引發昏迷

至於網傳各種中風後急救方式,賴達昌醫師認為最重要的是在症狀出現時,儘快至最近的醫院接受治療。原因是出血性和阻塞性中風的處理方式不盡相同。當是阻塞性中風發生時,並不能讓患者血壓過度將低,血壓過低易因血流不足導致意識改變、昏迷的可能。

出血性腦中風發生時就需要立刻降低血壓,甚至降至140 mmHg左右。賴醫師指出血管堵塞時血流會自動加壓,提醒民眾若發現自己或親友有中風徵兆出現時,不可隨意服用血壓藥,以免引發更大問題,最好還是在中風發生時黃金時間內到達醫院接受治療,醫師會視電腦斷層的判讀是否有腦出血,再進行降腦壓、改善循環等治療。

阻塞性中風在發作之前,可能會出現「TIA」暫時性的腦缺血,通常是血壓稍低無法讓血流通過堵塞的血管,包括單側肢體無力麻木,或暈眩複視、步履不穩、意識不清,單眼失明等現象。出血性中風則少見有TIA暫時性腦缺血的發生。賴醫師提醒,若自己屬於三高等高危險群,出現神經方面的症狀時就建議就醫檢查,對於預防中風相當重要。(推薦閱讀:冬天溫差大容易爆血管、腦中風?吳芝穎醫師:還有這些隱藏兇手要當心

 

太早起床易中風? 醫師:避免六點前起床運動

至於氣溫驟降是否真的會引發中風?賴達昌醫師說明因為早上中風確實與氣溫相關,普遍說來血管疾病在冬季發作頻率較高。全日清晨6點是氣溫最低時段,賴達昌醫師表示並不建議高風險族群6點之前起床,也不鼓勵太早外出晨跑,「過了一定年紀就不鼓勵清晨運動,一日的作息還是要在太陽出來後再起床、運動比較安全!」是避免溫差導致血壓、血流變化引起中風等心血管疾病的重要觀念。(推薦閱讀:溫差大當心腦中風!謹記「臨微不亂」4字訣是保命關鍵

此外,血壓健康與睡眠品質息息相關,賴達昌醫師指出「血壓和睡眠有很明顯的關係,只要睡得好,通常血壓都很平穩不會忽高忽低,睡眠品質不佳時往往會導致血壓持續性升高,就容易增加心血管病變的風險」。賴醫師建議民眾盡量調節作息,維持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理時鐘,傍晚六點後放鬆休息,洗完澡後準備入睡。賴醫師提醒睡眠品質不好,自主神經會受腎上腺素的分泌而改變,所以睡不好等於讓自主神經「一塌糊塗、亂得不得了!」 

賴達昌醫師建議在冬季時,如果是血壓控制不佳的高風險族群,可以早晚各量一次血壓,平日沒有高血壓問題者,也還是要保持作息正常,才是預防心血管疾病發生的根本之道。

【名醫大聲公】胸痛就是心臟病?魏崢醫師告訴你哪些部位痛才危險!

每日健康 / Via  healthylives.tw

© 2016-2024 Links Technology Company All rights reserved
Pollster Technology Marketing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每日健康 Health 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許轉載本網站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