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每年人數比新生兒多!糖腎共病風險高醫:注意2大腎病變訊號

潮健康/

郭家和

糖尿病新增人數比新生兒還多! 醫:半數忽略腎病變風險

台灣洗腎盛行率居全球首位,糖尿病人數預估更將突破250萬人,血糖控制與腎臟健康息息相關,但根據調查顯示,近一半的糖尿病人不知道自己身處潛在的腎病變風險。健保署攜手國內三大醫學會共同呼籲糖尿病族群加入「糖腎共照」機制平台,得到更良好的照護品質免於腎病危機。

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理事長黃建寧指出,每年新診斷糖尿病的患者數約16萬人,已超出新生嬰兒數,約有33%的糖尿病會在7-10年間發生慢性腎臟病,一旦糖尿病合併腎病變,將增加14倍的慢性腎臟病或末期腎臟病住院風險。

糖尿病是洗腎大宗族群 腎絲球過濾率上升要當心?

「台灣洗腎病人之所以增加,很大一部份的原因是健保提供了完善的慢性病照護,幫助糖尿病人存活時間延長,隨著年齡老化,因而容易有慢性腎病或面臨到洗腎的問題!」

黃建寧理事長提醒,台灣糖尿病的腎臟疾病盛行率從2000年的13.32%,以路上升至2014年的17.92%。糖尿病人血糖控制不時,初期會產生腎絲球過濾率上升且腎臟大於正常的「高過濾期」,之後「靜止期」腎絲球過濾率持續偏高,腎臟已經受到損傷。再發展至微白蛋白尿期、蛋白尿期,最後進展末期腎臟病期,腎臟已無法有效排身體有害物質,需要接受洗腎治療。

有鑑於此,糖尿病合併慢性腎臟病的患者,更應採取跨科別、職別的團隊照護。啟動「糖腎共照」是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台灣腎臟醫學會、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共同首要目標。健保署也於111年初推動「糖尿病及初期慢性腎臟病照護整合方案」,提供適切的專科團隊照護,達到早期控制及介入目標。

世界第一「糖腎共照」

平台

助糖友降低腎臟惡化風險

台灣腎臟醫學會理事長吳麥斯指出,國際研究顯示,如在早期制定治療目標及完善照護計畫,糖尿病人長期有望降低61%的腎臟惡化風險,除了降低腎病變危機,眼睛病變、神經病變的風險也會跟著下降。台灣本土研究也顯示,同時加入糖尿病與初期慢性腎臟病醫療給付改善方案,可降低40%腎臟惡化機率,減少一半的死亡風險。

「台灣推動的『糖尿病及初期慢性腎臟病照護整合方案』是非常前瞻性的照護機制,也是世界目前為止第一個落實推動的『糖腎共照』平台,這不只關乎國人十年、二十年的健康,更是關乎未來的百年大計!」

吳麥斯理事長強調,幫助糖尿病人增進定期篩檢、落實醫囑遵從度、加強DKD完整照護率,目標就是要簡化糖尿病腎病變的整合照護,阻止或延緩末期腎病變發生。提醒糖尿病人除了調整生活型態,配合醫囑使用具腎臟保護效果的藥物,每3-6個月定期評估腎病變風險因子,瞭解自己的蛋白尿及腎絲球過濾率,確保腎臟健康。

腎病變是糖尿病照護最大亂流! 看懂腎臟健康紅綠燈號

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王治元表示,糖尿病照護最怕遇到「亂流」,腎病變及心病變就是其中最嚴重的兩種,尤其腎病變往往悄然無聲,糖尿病人除了注意「泡水高貧倦」五大腎臟病症狀,也要強化對腎臟病的健康識能,瞭解腎臟功能風險指標,才能在身體出現變化時及早做出正確的健康決策。

「國人太習慣將健康決策交給醫事與衛教人員,缺乏疾病相關的健康識能,進而增加早期發現的難度,不只要呼籲所有糖友加入糖腎共照機制,未來也應該從中、小學推動預防教育,尤其糖尿病有家族史因素,相關衛教應從小學開始做起,強化大眾健康識能!」

王治元理事長提醒,糖尿病人應定期進行腎功能檢查,瞭解蛋白尿及腎絲球過濾率檢查,定位腎臟風險分級。除了注意蛋白尿之外,也要注意腎絲球過濾率是否異常。透過國際腎臟權威醫學組織(KDIGO)指引「紅橙黃綠」四種燈號,清楚自身未來的腎臟病風險。

為了強化糖腎共病的照護量能,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台灣腎臟醫學會、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於111年底共同針對糖尿病腎病變提出三大合作目標:推動糖腎共照、驅動完整照護、提升病患健康識能,並將於112年更新照護指引,期望能強化糖腎共照、病患健康永續。


延伸閱讀:

過重也傷腎! 台灣兒童肥胖率破二成五 家長必知3大腎臟地雷

糖尿病吃「鉻」種飲食穩血糖! 醫籲:「這兩樣」也是好幫手!

原文出處:

© 2016-2024 Links Technology Company All rights reserved
Pollster Technology Marketing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每日健康 Health 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許轉載本網站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