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才30歲,怎麼就有50肩?搶救五十肩,中醫有辦法!

Africa Studio/shutterstock / Via  https://www.shutterstock.com/zh-Hant/image-photo/young-man-suffering-pain-shoulder-closeup-557017414?src=fhXNWeKYfGJ4ENTECX59zg-1-0

每日健康/陳拓丞中醫師

「陳醫師啊,我才三十幾歲而已,你怎麼就說我得了五十肩呢!

這是一般民眾的誤解,五十肩並不是老年人特有的疾病,年輕人也可能罹患,由於現代人生活型態的改變,長期熬夜、工作壓力、低頭滑手機、或是長時間以不正確的姿勢打電腦,使得頸部和肩膀肌肉緊繃僵硬,造成局部氣血循環不佳,又或是搭公車、搭捷運時,因急煞急駛外力導致肩背部的損傷發炎,都是患者平均年齡下降原因之一。

五十肩的醫學名稱為「沾黏性肩關節囊炎 (adhesive capsulitis)」,在全人口的盛行率為25%,好發於50歲左右的族群,特別在糖尿病的患者中,其盛行率更是高達1020%。該疾病主要由肩關節附近的肌腱炎或滑液囊發炎開始,患者因疼痛而不敢動肩關節,逐漸使關節沾黏攣縮,最終導致肩關節功能障礙,常見的症狀為肩膀疼痛、動作困難、關節活動度減少,嚴重時手無法高舉過肩,沒辦法做梳頭、掏耳朵等動作,尤其是肌肉發炎的疼痛感多半會持續,在晚上或是天冷

時更加劇烈,對病患的睡眠品質和日常生活都造成嚴重的影響。

依照病程臨床上可分為急性期、黏連期和緩解期等三個階段,治療的重點除了消炎止痛之外,更重要的是功能重建,恢復關節的活動度到與正常人相同。

西醫常見的治療方式包括使用NSAIDs (非類固醇消炎藥) 類消炎止痛藥、肌肉鬆弛劑,或是關節內注射,另外輔以物理治療例如冰敷 (疼痛劇烈發炎期)、熱敷 (痛緩解期),以及低週波和自我復健等等。

「通則不痛,痛則不通。」

《黃帝內經 · 舉痛論》:「經脈流行不止、環周不休,寒氣入經而稽遲……客於脈中則氣不通,故卒然而痛。」意思是說人體經脈中的氣血,是周流全身而且循環不息的,一旦外邪寒氣入侵經脈,經血就會凝滯不通……脈氣也會不順暢,這就是為什麼會突然作痛的原因。古醫家將五十肩歸於「痹證」的範圍,又稱為「漏肩風、肩凝症」等,認為人到45歲左右,陽氣漸損,正氣虛弱,肝腎不足,氣血虧虛,筋脈關節失於濡養,此時若過度勞累,風寒外邪就會趁虛侵襲肩部經脈,使得氣血凝滯不通就會形成肩痛。

針刀到底是針還是刀,中醫師也可以開刀嗎?

中醫治療原則初期以消腫止痛、疏筋通絡為主,黏連期為鬆解沾黏、滑利關節,緩解期為柔筋通絡,著重於活化肩周圍組織,另外,針對頑固性的五十肩,如果治療三個月無效,可考慮用超微針刀撥離組織、鬆解黏連。超微針刀療法是一種不開刀的超微創閉合性療法,相對於外科手術不留疤痕、病人痛苦少,而且治癒率高。根據衛生福利部在10895日函示「針刀療法屬於中醫業務範疇,具中醫師資格者,始得為之」,民眾大可以放心,及早治療及早免去日常生活諸多的困擾。提醒您: 針刀適應症的選擇非常重要,需要經由合格中醫師詳細診斷評估。

© 2016-2024 Links Technology Company All rights reserved
Pollster Technology Marketing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每日健康 Health 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許轉載本網站內容